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帮助研究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关于落实研究生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若干举措(试行)》《西安交通大学体育改革方案》有关要求,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内体育教育环节于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

多方联通配合,统一推进落实

体育中心作为学校体育教育责任单位,积极配合研究生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落实体育环节研修举措,探索形成具有交大特色的体育育人体系。立足学校现有条件和资源,以体育育人为核心,体育中心制定了“全覆盖、全周期、重过程、多元化”的研修方案。同时,与多部门联通配合,引导全校师生关注重视研究生体育教育,进一步完善健全培养体制机制,帮助研究生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第一期研究生体育课程由于疫情影响,部分教学内容转为线上教学。根据不同专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育中心多次组织教学研讨,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并遵循“以体育人”核心思想,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师生紧密配合,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共同完成“教师在线上,学生在课堂,保证运动量”的教学目标。游泳课程任课教师程立雪介绍到,“学校静态管理后,学生暂时无法进行线下练习。经过专项组老师的商议,最后决定采用线上教学的模式。教学内容以身体素质训练和陆上动作技术模仿、配合为主,提前录制动作技术视频并发布给学生,学生自我进行动作练习、拍摄视频。”

孙玟玟参加了研究生游泳课程,她表示,非常支持体育中心灵活的教学模式,“在学校静态管理期间,还能够坚持每周一次的体育课程,这是非常难得的。课程教学氛围很好,老师们线上课程也很有意思,通过思源学堂发布新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大家学习模仿后,将自己学习的视频发在群里进行学习交流。没有想到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自己也学会了游泳,感受到了大家一起努力的快乐。”

制定研修指南,尊重个性化需求

立足研究生兴趣爱好,充分尊重研究生个性发展,体育中心就地取材、因材施教,为不同体育基础的研究生提供个性化体育研修选择方案。研究生可通过参与体育课程、讲座报告、自主锻炼、社团服务、竞赛活动等研修项目,结合研修计划安排和个人兴趣爱好,组合个人体育研修计划。

体育中心共开设12个大类36个子类型的体育课程,第一期课程选课总人数达到4512人次,平均每门课程选课人数达到410人次。羽毛球课程任课教师闫宽谈到,“研究生体育课课程周期一般为八周,研究生在选课时自主性很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教师进行学习。一学期也可以学习不同的项目,相比本科课程更为灵活,学生得参与感更强。我们会根据研究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体会运动的乐趣。”

针对学生体育选课中的各种问题,体育中心专门开设了“1v1 咨询专线”。同时,为保证学生有问就有所答,答疑零等待,研究生体育选课系统负责教师刘超洋主动将个人电话与办公电话线路捆绑,实现24 小时接听电话,高效解决来电问题。“研究生体美劳是第一次开设课程,学生们初期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而研究生分布在创新岗、兴庆等不同校区,线下答疑沟通难度较大,所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尽快为研究生提供更为直观的解决方案,真正服务学生。”

孙玟玟不仅参加了体育课程的研修,空余时间还会选择打羽毛球、跑步等自主锻炼方式,她认为体育活动是研究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仅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已有近八千人次通过app跑步、社团集训等方式进行锻炼。不少学生表示,在体育研修过程中,他们也尝试参加了各种比赛,锻炼的过程不再枯燥,逐渐养成了锻炼的习惯。

体教融合,在运动中培养良好人格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格教育。与以往的标准不同,研究生体育研修主要以考核为主,将参与体育运动时长或参与次数作为主要依据,不追求过高难度,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磨炼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

对于研究生来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科研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好的身体素质,科研也很难完成。郑南宁院士始终坚持“热爱运动、德智体并重”的理念,他认为,体育能够强身健体、改变大脑、亲近自然、塑造人格,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一流大学不仅仅体现在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科技创新上,它的内涵更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一所合格的大学,要把教育教学搞好;一所好的大学,更要注重人格养成;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前两者之外,还要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享受运动激情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我们的工作、科研、生活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体育运动都既能让人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更能促进科研过程的顺利进行。”

如今,操场上、球馆里,随处可见同学们运动的身影。“通过近一个学期的体验,我发现我更爱运动了,生活更加规律了,研究的效率也高了不少。以前学习压力导致很少运动,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较大学相比下降了很多。研究生能有体育课让其他学校的同学们很羡慕,通过每周一次的羽毛球课程和日常运动打卡,我的体能和羽毛球技术比以前好多了,体育带给我们太多美好心情,亦给予了我们必要的健康,”选择羽毛球课程的学生郭少龙说。

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为学生树立了一种健康的、不畏惧失败的心态,使学生们能够以更加积极、阳光、开放的态度看待自己周边的一切,这也是一种基本的人格素质的养成。“本学期我选择了体育舞蹈课程,目前虽然体育课程结束,但体育锻炼、艺术审美仍将会是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这学期体育课的内容也给我带来启发,推动我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追求全面发展。”赵丁丁谈到。

体育中心将不断完善体育育人体系,与研究生院紧密配合,督促研究生持续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开展体育锻炼的习惯,将体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 塑造健全人格”的育人目标。